在疫情防控期间,发电教研室全体动员,全员奋战。以自己的使命担当积极实践“直播课+平台指导+实践环节重应用”的“三位一体”专业课程在线教学模式,积极引入多元评价机制,确保在实施课程多元评价,确保教学提质增效。同时切实将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中涌现的榜样人物和先进事迹,作为推进学生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实践和生动教材,确保发电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以此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的“三全”育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全方位协同育人效应。
紧盯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三位一体模式。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前期已开展实施的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项目建设成果基础上,立足各专业课程定位,基于校本实际和学情,课程教学结合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着重突出高职教育“重实践、重应用”的特点,继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常规线下进行的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实践环节融入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并贯穿教学全程,完成课程教学整体设计,紧盯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直播课+平台指导+实践环节重应用”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通过疫情正能量教育,强化在线课堂思政教育。在“三位一体”发电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专业课程贴近现场、贴近岗位所具备的诸多优势,助推线上教学从“传授知识”向“培养掌握知识+能力的人”转变,将疫情引发的“危机”转变为针对高职学生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机”,在专业课程中整理重构入电力系统范畴中的疫情防护知识教育、生命教育、公共电力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电力法治教育在内的系统性课堂思政教育内容,摆脱单纯性疫情信息传达,注重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从而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在疫情期间教学中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各位老师主动承担并有效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职责,将课程建设与意识形态建设协同推进。
实施课程多元评价,确保教学提质增效。通过开展对本校学生学情和教学实际精准分析的教研活动,如何确保在实施课程多元评价,确保教学提质增效,是发电教学团队全体教师在积极实施疫情下的“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中,集思广益、努力解决的重要抓手。在面对疫情带来的线上教学环境下学生教学参与度和学习有效性挑战时,在教学全过程融入多元评价和激励机制,以不定时、分模块、按阶段的方式,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对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全面、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更多地注重学习的过程,保证学生在线学习同样实现常规教学中“教学做”均衡和职业综合素养的可持续的发展。(电力工程系 蒋多晖)
- 上一篇:电院里平凡的身影——...
- 下一篇:电力工程系党支部:举...